《歌手2024》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形式火了,收视一路从0.27%飙升至0.69%,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“反哺”收视率,这是常见的综艺现象,没想到这么多年来仍然具有“一招鲜”的效果,湖南卫视在节目制作和议题设置方面的能力,仍有昔日风采。
比赛结束后的那英表情包,以及那句“要不你上去试试”,叶赫那拉氏大战八国联军,一场比赛可以听到“格莱美、金曲奖、星光大道、草莓音乐节、红白喜事”,韩红“我是中国歌手,我请战”……这些或调侃、或讽刺、或狂欢性质的段子与言论,都在包裹着一个严肃的现实:歌手比赛究竟比什么?流行音乐的实力如何来体现?
从《我是歌手》到《歌手》,再到《歌手当打之年》,历经8季,改名4次,这一以“歌手”为核心诉求的综艺节目,有过辉煌时期,也有不得不接受寂寞落幕的暂停,最新这季内容,如果不是国际歌手参与,关注度大概率不会如此之高,而美国歌手Chanté Moore、摩洛哥裔北非女歌手Faouzia获得第一场第一、二名,也成功点燃了有关歌手定义、演唱水准、中外流行音乐创作差距等话题,不少网友有了“如梦初醒”般的感受。
中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很是庞大,从业者的创作风格多元,电视选秀、短视频、直播、网络音乐平台等多个渠道,都为歌手的诞生提供了机会……花样繁多的说法,五花八门的宣传,争先恐后的露出(歌手拍摄影视剧、参加生活类综艺、当脱口秀嘉宾等),使得观众对于歌手的身份,产生了复杂的认知,在这个长达二十余年的过程中,流行音乐的面孔变得模糊不清,以往中国流行歌坛曾出现的“西北风”、摇滚“魔言四杰”、校园民谣等潮流,未有一次复现,再加上创作低迷、良莠不齐、假唱遍地,从行业到受众,都不乏有人提出“中国流行音乐已死”的说法。
在多年音乐竞技类综艺节目的“教育”之下,很多听众都错以为最能证实歌手实力的选项,是其拼高音的能力,这次获得《歌手2024》首场比赛获得前两名的国际歌手,得到赞誉最多的也是她们的高音,在凤凰网进行的投票中,支持韩红“出战”的投票高达70%,其他合适人选如林志炫、黄绮珊、龚琳娜等,也均是高音唱将……但歌手在舞台上,最值得关注的,是综合实力的展现,对词曲的理解和演绎,对现场的掌控力和个人的松弛感,演唱音乐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层次与时代同步性等等,这些都值得去欣赏、体会。
在短视频平台,窦唯在巅峰期的舞台表现,以其极富个性化、沉浸度、感染力的特征,被当下的网友们所欣赏并赞叹,这样的歌手,是中国流行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之一,请窦唯这样的歌手上台,无论同台的竞技歌手来自哪个国家、获得过什么样的国际大奖,都不会影响他的魅力直抵观众内心。流行音乐本该如此,不以某个单一亮点持续消费观众,而是以综合实力取胜,而在综合实力当中起到支撑作用的,是歌手围绕专业建立的一个体系,很遗憾,在许多中国歌手身上,看不到一个完整专业体系的环绕,一些歌手,除了会唱几首需要修音才能播出的口水歌,其它的什么都不懂。
《歌手2024》第一场比赛,经由社交媒体的放大之后,由热度快速转化为热闹,但随着一些义愤填膺的杂音出现,#全民请战歌手#等热搜的出现,乃至于“绝不会给国外歌手投票”这样的观点被点赞,不排除接下来会延伸成闹剧,邀请国际歌手参与,本身是《歌手2024》的一次内容创新,目的是为观众提供更高的欣赏价值,也是中外流行音乐难得的一次碰撞和交流,如果在这个过程中,因为中国歌手的暂居下风,就升级为意识形态冲突,被混乱地上升为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的话,那无疑会彻底破灭节目创新的初衷,最终导向舆论场与大众文化精神领域的一地鸡毛。